1. 首页 > 热点要闻

泉州疾控:柯萨奇病毒A6可能爆发

近段时间以来,手足口病进入发病高峰期。哪些场所更容易发生手足口病的传播?个人与家庭怎么做才能更好地预防手足口病?孩子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尽早就医?

6月7日,广州市从化区卫生健康局联合教育局,邀请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部副主任医师马晓薇做客南方+直播间,为广大家长进行科普。她介绍,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如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心率增快、高血压等这些状况时,家长们尤其是3岁以下孩子的家长需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患儿感染病毒后发展成为重症。

感染患儿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潜伏期亦有传染性

手足口病有什么典型特征?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等肠道病毒感染而发病。”马晓薇介绍,一方面,手足口病的传染性非常强,隐性感染比例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另一方面,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具有季节性分布特点。南方地区的主高峰在春夏季,秋冬季为次高峰。

手足口病的患儿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早教机构、家庭等地都易出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 青少年和成年人其实也有被感染的风险,尽管临床表现不明显,但仍具传染性。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从临床症状来说,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有相似之处,但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疱疹和溃疡只出现在咽部。

“因为多种病原体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孩子如果之前曾经得过手足口病,之后还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其他型别的病毒。”马晓薇提醒说。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马晓薇说,处于潜伏期的患儿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但同样具有传染性,若孩子们在与处于潜伏期的患儿一起玩或者上课,就容易被传染了。不过对于手足口病来说,传染力最强的时间还是在发病后一周内。

手足口病可防可控,但也存在一定重症风险。当3岁以下小孩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心率增快等症状时,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在短期内发展成为重症。

75%酒精不能将肠道病毒灭活,倡导不带病上课

学校和家长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学校和家庭携手,共同为孩子提供一个保护环,而这一环里的措施,每一项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马晓薇介绍,一方面,学校应做好晨午检工作,落实日常的清洁、消毒、保持良好通风、提供手卫生设施,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另一方面,爸爸妈妈应关注孩子健康状况,及时就医,配合相应的防控措施,另外做好日常家居的清洁,消毒,并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学校来说,一旦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学生,要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医院就诊。另外老师、保育员也请勿带病上岗,必要时科学佩戴口罩。当学校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就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此外,学校要做好教室、校车、厕所等各类场所以及是玩具、用具、餐饮具,衣物、被褥、高频次接触的物品表面等消毒,尤其是在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节,应增加消毒频次。

保持通风和手部清洁也是同样重要。马晓薇建议学校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保持校园卫生清洁;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并加盖,定期清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最少2次通风,每次最少30分钟。

马晓薇提醒,75%酒精和5%来苏消毒剂是不能将肠道病毒灭活的,所以我们在选用消毒剂的时候需要关注这一点。

在家庭环境卫生方面,除了勤晒衣被、每天通风2-3次外,患病儿童家庭还应该使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幼儿粪便等排泄物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遵照医嘱进行居家隔离,避免孩子出入公共场所和上学。

南方+记者 黄锦辉 陈子阳

【作者】 黄锦辉;陈子阳

广东健康头条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台日电梯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