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要闻

博主:香飘飘“讽日”开了糟糕的先例

从香飘飘“讽日事件”看,无论它是主动炒作还是被动迎合,都折射了当下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网络情绪(流量)这个命题。

撰文丨魏英杰

卖奶茶的香飘飘,这回是拿捏住了泼天的流量。

因为所谓的“讽日事件”,无数网友涌进香飘飘直播间,直接把香飘飘的店铺日销售额抬升数百倍,原来一天只能卖几千块,当天暴涨到上百万元。香飘飘的股价也一日飞升,节后首个交易日即收获涨停板。

这几年销售不畅的香飘飘,借助这一波流量,大有逆势回升之势。但是,企业主动利用网民情绪,收割小粉红流量,真的是好事吗?

在我看来,这不止是危险的,而且是有害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遭遇流量反噬,对企业更有倾覆之危。网红经济时代,成也网红,败也网红,许多企业因此一夜暴得大名,却也可能因此一朝跌落谷底。

深谙流量规律的胡锡进,对香飘飘“讽日事件”都是嗤之以鼻,不假颜色,直斥此举“涉嫌用‘员工个人行为’的摆拍制造噱头,消费、愚弄公众的爱国情怀,这种摆拍与编造‘小学生把作业本丢在巴黎’没多大区别”。

措辞非常严厉了。

01

从事情本身来看,香飘飘“讽日事件”开了一个糟糕的先例。那就是在海外打民族情绪的旗号,收割国内的小粉红流量。墙外“开花”墙内香,软饭硬吃,不仅是吃相难看,而且大有不计后果的意味。

以往很多企业卷入其中,多少有被动接受的意味。比如鸿星尔克,面对顾客随便拿件商品、丢了钱就跑的行为,以及无数网友冲进直播间“野蛮消费”的局面,也只能无奈地呼吁要“理性消费”。

而且,这类事件多发生在国内,罕有企业会在海外大做文章。毕竟,企业是理性经济人,既然要开拓当地市场,又怎么可能刻意去得罪当地消费者。你总不能指着别人的鼻子骂傻子,还要人家掏钱埋单吧?如果香飘飘就是这么打定主意的,那只能让人叹服了。

我的判断是,香飘飘在这起事件中,一开始很可能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舆情应对过程中,选择了积极选边站队。

事件发酵之初,香飘飘的官方回应是,这是员工个人行为但他们非常支持,随后在微博上发文称“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这一回应的重点是强调此举系员工个人行为,并非企业所为,而表示非常支持,则是为了回应网友担心该员工会不会被公司处罚、辞退。

但是,香飘飘很快就决定了更进一步摆明态度,其标志性动作是,公司董事长亲自拉着“欢迎香飘飘勇士归来!”的横幅,在机场接回国员工。

这意味着,无论此前是否员工个人行为,此时公司已经主动接管,试图主导这波流量的方向。

一旦确立了这个方向,其后公司表示要重奖“好样员工”,甚至在直播间里喊粉丝为“同志们”,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如果这事情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策划,那也无话可说。毕竟,企业要作死,谁拦着也没用。

但我想到的问题是:面对这波突如其来的网络舆情,香飘飘有别的选择吗?或者说,任何企业面对类似事件,能说个“不”字吗?

02

面对员工个人摆拍惹起网络是非,香飘飘保持沉默显然不行,那么,可以做的一种选项是,快速做出切割,与员工划清界限。

企业为了避免卷入其中,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往往会选择这么做。

但从实际经验看,这么做企业非但可能脱离不了干系,而且还可能遭遇网络暴力。

还记得吧,今年元旦日本发生地震,某地方电视台主持人在自媒体上发表不当言论,当时单位的处理是对其停职进行调查。这么做并没有什么问题,却遭到大量网友抨击。结果,这位主持人个人账号反倒涨粉数百万,个人账号的商品橱窗上的一款钙片,大卖数十万件。

香飘飘如果也是按照常理来处理这名员工,结果可想而知。

沉默不行,切割也不行,香飘飘还能怎么做?打不过,那就加入。这是香飘飘的另一种选择,而香飘飘显然也是这么做了。

既然沉默和切割不仅收获不到流量,反而可能遭遇网络暴击,而加入“大合唱”,顺应网络情绪,则可以收割流量红利,那么香飘飘又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呢?这或许就是香飘飘处理这起网络事件的主旨。至于迎合这一波民族情绪后会怎么样,一时也就想不了那么多了。

重点也就在这里。我关注的问题,不在于香飘飘是不是借摆拍造势,也不在于香飘飘是否刻意消费爱国情绪,而在于:企业在面对类似事件时,实际上很难有说“不”的勇气。这才是整个事件的可悲之处。

这让人想起不久前发生的农夫山泉事件。一起看似莫名其妙的网络狂欢,却把一家合法经营的知名企业踩烂在脚下。当网络舆论被民族情绪左右,企业随时可能被这股情绪所裹挟与绑架,甚至被吞没。

香飘飘是主动炒作也罢,借势造势也罢,这起事件客观上是一块试金石,可以测量出当下企业的市场空间与行为边界。

03

这让人不禁想起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一番话。

那还是在十余年前,柳传志在一次小范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表示: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

这段话曝光后,曾引起一场大讨论,牵涉到企业家或者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等议题。

我依稀记得,当时许多左右人士都对柳传志这番话不满意,左边的人指着他的鼻子骂,右边的人也指着他的鼻子骂。多年后回想,感觉那时候很多人都误会了柳传志。他那些话与其说是一种表态,不如说是一种担忧。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超然于社会之上,但是,企业的本分是创造商业价值,才谈得上其他。企业创造商业价值是1,有这个1,才有后面的0,没有这个1,一切都是0。

所谓“在商言商”,无非是说企业要坚守本分,同时也是呼吁给企业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而从香飘飘“讽日事件”看,无论是主动炒作还是被动迎合,都折射了当下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网络情绪(流量)这个命题。情绪肯定是非理性的,而企业行为应当是理性的,倘若企业要去迎合非理性的情绪才得以生存,这不得不说是非常糟糕和危险的一种境地。

从这个角度讲,香飘飘“讽日事件”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一个隐喻。

网友看法

1、网友Forge37:如果爱国是一种炒作,那么媚日又是一种什么?

2、网友高端局低端玩家:图片评论

3、网友用户3699026611485:日本香飘飘根本没有这个被套你,你去问在日本的中国人或者日本人,他们没有一个见过

4、网友快乐每一天栀子花:我不同意这位日本人的观点

5、网友夏北风不停:凡是说日本不好的,胡锡进都要说不行

6、网友rosese152839405:一个是虚构,一个是事实。有可比性,不会是xx派来的救兵吧。

7、网友大学物理学1:本来看你说的还有点道理,后面一扯柳传志我就知道不对劲了[捂脸]

8、网友樗玥:哪怕当日本人面我都这样说,所以没问题啊

9、网友龙门口气傻乎乎:图片评论

10、网友依索比亚:博主是日本人

11、网友足球世界BRYL:还在柳传志,还在柳传志

12、网友猫眼石的叹息:香飘飘太可恶了[发怒],决定再去买几箱子回来喝

13、网友工藤探偵事務所APTX4869:典型的爱国营销手段,利用国人爱国情怀来促销产品。请问值得去购买那吗?

14、网友诗意暖阳vl:胡锡进是干嘛的?怎么什么事他都得说上一嘴?

15、网友一丝不苟清风O:你们这些人与其绞尽脑汁写这些文章不如排好队在人家小日子排放管出口那张嘴直接喝,不比这个省事多了

16、网友濡墨人生:就算是摆拍、炒作,只要是个中国人都会义无反顾的支持。因为香飘飘说的是事实:大海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本政客既然说核废水没有毒,那他们为什么往大海里排放?让他们自己喝、自己用!

17、网友相见欢:排核污水是不是真的?是真的就正义了一半了;是不是个人摆拍?不是的话值得赞扬,是的话,员工值得赞扬!

18、网友爱笑的南瓜头:其实人家就说了句实话而已。日本不是说他们排海的核污水很干净吗能达到引用标准。

19、网友自由麻酱A7:不管作者怎么说,反正我支持香飘飘

20、网友陈洵的长生路:巴拉巴拉说了半天不知道在说啥,排污这有啥好洗的,支持香飘飘,香飘飘就算倒闭和你有啥关系,操不完的心[捂脸]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泰日电梯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